植物標本建檔是將採集資訊登錄資料庫的過程,每份標本都會建立專屬號碼標籤。現代數位化影像的建檔,促進科學研究的便利性與普及化。

Specimen cataloguing is the process of registering the collecting information into a database. Each specimen is numbered with a unique catalogue number. Digitalization of the specimen information and image improves the convenience and populariz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.

標本データーの登録とは、植物標本に関する採集情報などをデータベースに人力するプロセスである。更に、近年標本映像のデジタイズ作業も普及してきて、科学研究にとって効率的で、そして研究活動ももっと普及になる。

館藏建檔沿革與標本數量

The History of Cataloguing and Increase of Collection at TAIF

標本データー登録と標本数の推移

標籤演變

Evolvement of label

ラベルの沿革

植物標本標籤記錄了採集者、採集時間、地點、環境及其他註記,提供植物分類研究使用。由標籤演變,可窺看標本館變革、標籤採集資訊建置與數位化發展歷程。

1900~1910年代

以「臺灣總督府植物腊葉」或「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植物腊葉」註記館名,採集資訊以手寫及蓋印章註記在空白制式標籤紙上,草寫資料不易閱讀。

1910~1945年代

1910年代後,以「殖產局林業試驗場植物腊葉」及「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林業部植物腊葉」註記館名,採集資訊以手寫及蓋印章註記,部分草寫資料不易閱讀。

1945~1985年代

戰後使用「臺灣省林業試驗所標本館」為館名,標本標籤樣版增加臺灣地圖,圖示註記採集點位。打字機普及後,在制式標籤紙上註記採集資訊,資訊更為工整易讀。

1985年後

精省後館名改名為「林業試驗所植物標本館(TAIF)」,標籤以資料庫軟體登打輸出,資訊條目化,清晰且中英文對照。

印章

Stamps

ハンコ

在電腦及打字機不普及的年代,標籤上的採集資訊以印章蓋印,加速採集資訊註記效率。

「原標本」及「取扱注意」

以紅色顏料蓋印在『模式標本』上,提醒研究者該份標本極為珍貴與易碎,應小心拿取。

「塗毒」防蟲

早年為防止標本遭蟲嚙蛀,塗佈氯化汞或克腐寧等化學藥劑防蟲,以紅色「塗毒」及「克腐寧」圖章蓋印標註,提醒研究者使用安全。

「金平亮三」與「佐佐木舜一」的活字採集章

金平亮三及佐佐木舜一的採集章為圓形鐵製印章,採集日期可抽換,外圈刻有「COLLECTED BY R. KANEHIRA」或「COLLECTED BY S. SASAKI」圖樣,是印章盒中最獨特的印章。